作者:admin人气:0更新:2025-08-21 20:30:09
四川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为决战全省全面小康,吹响了扶贫开发攻坚的冲锋号;巴中市委三届十次全会作出了“到2020年末,全面消除绝对贫困,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小康”的决定。电力作为巴中“脱贫致富、同奔小康”的重要保障要素之一,能否发挥支撑作用对实现扶贫攻坚目标至关重要。本方案具有较强的前瞻性、可行性和精准性,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好电力在巴中扶贫攻坚中的支撑作用。
一、规划引领,确保电网布局科学合理
(一)与“十三五”电网规划紧密结合
巴中电网“十三五”规划明确:“十三五”期间,国网巴中供电公司拟用3年时间,改造全市国家电网供区92个从未改造的行政村;有序推进配网薄弱地区升级改造,力争2018年实现国家电网供区配网改造全覆盖;加快智能电表推广应用,实现安装率达到100%;努力消除电网安全隐患,全面提升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。本方案立足巴中电网现状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,紧贴全市扶贫攻坚规划,与“十三五”电网规划紧密衔接,做到既有机融入“十三五”规划,又体现电网扶贫特点。
(二)各种措施切合实际科学可行
方案结合全市精准扶贫方案确定的目标,以及产业、交通、林业等专项扶贫方案,科学预测“新常态”下巴中扶贫攻坚的电力需求。深度分析产业发展、民生改善、经济增长、社会进步等多种因素对电网发展的要求,精心布局巴中电网,科学确立电网建设目标。以支撑扶贫攻坚、保障贫困地区民生为基本目的,根据贫困地区差异性,针对性开展主网和配网规划,全面覆盖存量与新增电力需求。坚持主网与配网相协调、城市与农村相衔接、远期与近期相结合,在优化完善主网同时,将配网发展作为重中之重,彻底解决“主网有电、配网送不出”问题,让电网能延伸到最边远的贫困地区。
(三)大额投入促进电网协调发展
方案规划扶贫电网投资金额达35.95亿元,其中主网投资10.6亿元、农网升级投资9.27亿元、低电压治理投资9.26亿元、南江小水电供区投资6.82亿元。从投资分布和投入额度来看,巴中扶贫攻坚电网主要分布在配网领域,投资额度达25.35亿元(占全部投资的70.51%),这也反映了巴中电网“主网较坚强、配网极薄弱”的现状,体现了国家电网决战贫困的决心。通过“优化补课”,从网络结构上加快强化贫困地区电网,适度提高建设标准,拓宽电能输送通道,彻底解决电网“两头薄弱”和局部“卡脖子”问题。通过“更新升级”,加快更新残旧落后设备,推广应用节能产品,逐步提高农网科技含量和县城电网自动化水平,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贫困地区电网安全、高效、经济运行。
二、精益管理,加快建成电力扶贫项目
(一)确保扶贫项目安全高质快速实施
面对巴中扶贫攻坚急剧增长的电力需求,电网扶贫大额资金投入及大量电网扶贫工程项目,以精益思维促进项目管理。精选施工队伍,完善分包队伍准入、选用、考评、清退机制,确保人员队伍精干。精心管理监控,充实工程项目管理力量,强化施工队伍管理,重点做好项目全过程技术监督和安全质量监督。精细过程控制,消除建设中的“时间陷阱”和“质量陷阱”,确保扶贫攻坚电网项目安全、高质、按期竣工投产,让贫困地区及时用上“安全电、优质电”。
(二)确保重点扶贫攻坚项目优先实施
结合全市扶贫攻坚总体规划及项目轻重缓急程度,按照“急需实施的一次性优先实施、计划实施的分批次有序实施”原则建设电网项目,优先实施全市669个扶贫攻坚贫困村涉及的35千伏、10千伏电网及低压工程项目。实施过程中,管控好项目前期工作关键节点,做实设计审查、招标组织、项目策划、林勘、属地协调等工作,力争所有扶贫项目提前具备开工条件,保障项目建设有效工期;加强项目设计管理,完善设计质量,杜绝设计变更,摆脱设计质量制约工期,真正做到“扶贫攻坚、电力先行”,不让贫困地区“等电用、要电用”。
(三)确保加快完成城乡配网建设任务
城乡配网建设是巴中电网扶贫攻坚项目的“重头戏”,解决了城镇配网“卡脖子”和农村配网“低电压”问题,就为贫困地区民众脱贫致富提供了强力保障。力争2016年底前,投资9.26亿元加快整治全市国网供区3151个“低电压”台区,投资9.27亿元加快对全市国网供区农村配网进行升级改造,彻底解决“低电压”“卡脖子”现象,以及配电设备超载严重、高损运行等问题。建立动态监测机制,采取先进技术、安装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设备,适时监测配网改造成效,定时定量分析,动态评估,力保城乡配网“低电压”“卡脖子”问题不反弹,让贫困地区居民用上低价电、放心电。
三、下定决心,加快理顺南江农电体制
(一)消除南江现有农电体制对扶贫攻坚的影响
历届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巴中电力体制理顺工作通过艰苦努力,全市各县(区)中除南江县之外,都理顺了农电体制,形成了“一县一网一公司”格局,畅通了电网建设投资渠道,提升了各县(区)供电公司管理水平,推动了各县(区)电力事业追赶跨越发展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电力支撑,为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南江是国定贫困县,而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处于小水电供区之内。南江县小水电主要分布在33个乡镇,行政区域占全县的40%,供电人口约28.5万(约占40.72%);目前尚有无电村97个、无电户0.53万户,205个村、33个社区(街道)从未改造,严重低电压台区635个、低电压客户3.68万户;电网异常脆弱、安全隐患突出、供电能力及服务水平低下,不仅长期制约着当地民生改善,也大大制约了南江经济社会均衡健康发展。实践证明,南江小水电虽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些贡献,但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在现有实力和现行体制之下,无法承担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扶贫攻坚《决定》中“推进电力网络全覆盖”重任。只有下定决心理顺南江的农电体制,尽快解决小水电供区电力“卡脖子”问题,就会导致脱贫奔康“卡脖子”,小水电供区的老百姓可就可能在脱贫奔康的路上“掉队”,从而影响巴中“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”的宏伟目标实现。
(二)将南江小水电供区交由国家电网管理运营
国家电网是全市供电保障的责任主任和绝对主力军,自入驻巴中的近20年里,累计投入电网资金已超过50亿元;基本建成了以500千伏为支撑、220千伏为骨架、110千伏为支架、35千伏辐射全市的坚强智能电网;在投入产出比长期严重倒挂、历年亏损(2014年达近5亿元)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勇担央企重任,“同网同价”补贴政策普惠全市老百姓;提供的安全、稳定、充足的电力供应,以及优质的供电服务为巴中脱贫奔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为此,市委、市政府确定了“坚定将南江小水电供区交由国家电网管理”的目标,决定通过党委政府主导,力争3年内将南江小水电供区全部交给国家电网,由其承接电网规划建设、电力供应及优质服务的职责。在交接时,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网四川电力相关规定,由南江县人民政府主导,规范实施南江小水电供区划转,实现电网资产、辖区用户实质移交,与国网南江县供电公司建立资本纽带关系。为确保顺利有序移交,分年度制定供区移交计划并启动移交工作;根据“移交一个改造一个”的原则,将小水电移交供区纳入次年投资计划,有序推进电网改造。争取国家农网改造投资6.8亿元,对所移交全部供区实施改造,为南江小水电供区老百姓脱贫致富、后发追赶奠定坚实的能源基础。
四、全力以赴,努力实现“两个满意”目标
(一)让党委政府和老百姓对电力供应满意
巴中电力扶贫攻坚的要素保障最终落脚点是电力供应,应紧紧围绕“用上电、用好电”的目标,切实搞好扶贫攻坚电力供应保障。国网巴中供电公司通过不断完善电网结构,解决电能输送的构架支撑问题,确保“有电能送出”;积极向省调争取用电量下网指标,科学合理调度网内水电资源,杜绝因电源不足影响扶贫攻坚用电;主动对接扶贫项目,加快完善项目供电设施,积极支持新增电源和用户接入,确保巴中电网和用户网络协调发展;强化配网抢修指挥和设备运维管理,落实“四联动”机制,强化电网检修计划管理和刚性执行;严格考核非计划停电和重复停电考核,拓宽“带电作业”领域,提高“零点作业”频次,确保“少停电”,尽量“不停电”,全力保障全市扶贫攻坚电力供应。
(二)让党委政府和老百姓对供电服务满意
优质的供电服务也是巴中电力扶贫攻坚的另一个要素保障,电力部门有意识、有计划地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和能力,将为全市扶贫攻坚提供良好的“软动力”。国网巴中供电公司通过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首到负责制,健全“三位一体”抢修联动机制,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;主动跟踪重点扶贫项目进度和动态,及时协调解决用电中存在的问题;强化业扩办理纵向沟通和横向协同,推行“双客户经理”和“业扩联络员”制度,缩短接电时间;实施便民为民工程,完善城市“十分钟”缴费圈、农村“村村缴费点”,增加第三方电费代收业务点;扎实开展“优质服务进社区”和“包片进村”等活动,掌握客户用电服务需求,做好贴心服务;尽快完成全市智能电表换装,让老百姓明明白白用电;强化供电服务质量在线监测,及时分析、处理和整改服务事件,真正当好扶贫攻坚“电保姆”。
五、科学组织,确保电力扶贫方案落地
(一)党委政府主导并组织督促执行
电力专项扶贫由市委市、政府主导,及时研究解决电力扶贫工作中的重大问题;各县(区)党委、政府心组织实施,并协调解决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;建立电力扶贫推进工作考核机制,市、县(区)目督办将电力扶贫工作纳入绩效考核,重点对电力部门项目实施推进情况、职能部门支持协调情况等进行考核,确保方案能顺利实施。
(二)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
电力扶贫是一项民生工程,涉及各级党委、政府,各级各部门和各相关单位,影响面较广,推进难度大,需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,积极支持电力扶贫项目。特别是市级相关部门应精简流程,建立绿色工作通道,全力做好电力扶贫项目的选址选线、项目核准、建设施工和投运保障工作,方能加快推进电力扶贫项目进度。
(三)电力部门加快实施
国家电网作为全市电力专项扶贫方案的具体实施者,建立坚强的组织保障,明确职责分工,组织精干力量,完善考核机制,加快推进全市电网扶贫项目进度,按期、安全、高质完成项目建设,将其打造成为“德政工程”“民生工程”“放心工程”,进一步提高供电质量、供电可靠性和服务水平,为巴中脱贫奔康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撑和服务保障。(解读单位: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巴中供电公司)
标签:电力相关单位
本站和 最新资讯 的作者无关,不对其内容负责。本历史页面谨为网络历史索引,不代表被查询网站的即时页面。